名人风水传说_承德鹰手营子有什么名人
名人风水传说,承德鹰手营子有什么名人?
鹰手营子有啥名人不知道,但是有个四方洞遗址是河北省境内发现的之一处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也是在燕山山脉深处首次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足迹,四方洞遗址为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已有2万至4万年之间,在此最早出现的人类与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属于同一时期。这的人可能是很多名人的祖宗吧。
历史上有哪些千年一遇的奇才?
历史上的奇才非常之多,我个人比较喜欢商鞅,虽然他在历史记录上的名声不大好,比如“刻薄寡恩,用法严峻”等,但抛开个人做人问题,从当时的大环境下来解析商鞅的历史价值,就会发现商鞅才能的非凡了。
明察明见
商鞅在魏国仅仅只是担任中庶子(掌管公族事务的官),作为嫉贤妒能的公叔痤的下属,卫鞅是不可能得到重用的,公叔痤曾经挤走名将吴起就说明了这一点,但卫鞅任劳任怨,而公叔痤直到临死之时才向魏惠王推荐了卫鞅,并且说:“如果不重用他就杀了他。”说完后又对卫鞅说:“我已经叫大王杀了你,你赶快逃跑吧!”但卫鞅呵呵一笑说:“大王既然不能听你的话重用我又怎么能够听你的话杀我呢!”于是,卫鞅仍旧平平无奇地呆在魏国,而他对魏惠王的了解,成为异日秦国碾压魏国的根本原因。
深谙人情世故
韩非子曾经著书立说,说明向国君进言的艰难,在看到秦孝公发布的《求贤令》后,卫鞅奔赴秦国,他通过景监见到秦孝公,分别用帝道、王道、霸道来试探秦孝公变法的决心,这三种治国方略,无论是哪一种都是惊世骇俗的,帝道自不必说了,单凭王道就让齐桓公和管仲一匡天下,九合诸侯,但秦孝公选择了霸道,历史证明卫鞅霸道的成功,秦国只用了二十多年就迅速强大起来。
变法图强
历史进入战国后,各个国家都希望多分一杯羹,纷纷变法图强,但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变法家能够像秦国能够像卫鞅一样成功,卫鞅的变法条令之一次打破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特权,他追求以法治国,其法令的细致涉及方方面面,这也是严刑峻法的体现,但正因为商鞅的变法,迅速让即将 *** 的秦国强大起来,并且逐步发展,从而经过六代人的努力,统一了六国,建立了历史上之一个中央集权国家,能够说,商鞅奠定了整个封建王朝的根。
茂名有哪些历史名人?
广东茂名市起源于人的名字,先是县名,最后改成茂名市。现在下辖茂南区、电白区、高州市、化州市、信宜市(代管)。公元598年(隋朝),以潘茂名的名字命名了茂名县;1959年3月22日,国家设立茂名市(县级市),1975年茂名升级成为地级市。茂名在历史上出了不少的历史名人。
一、潘茂名(潘仙)(大约290-373年)。
潘茂名是茂名高州人,生于西晋晋武帝司马炎时期。在永嘉年间是一个道士,擅长炼丹,也有一定的医术,济世救人。相传他入山采药,遇到仙人下棋,他在一旁观看。被授予黄精之术,得以飞升成仙。粤西的人都称他为“潘仙”,是被后世神化的道教仙人,隋文帝年间以潘茂名的名字命名了茂名县,唐太宗在贞观年间又用潘茂名的名字命名了“潘州”,中国历史上以道士的名字命名地方名称,潘茂名是之一人,当之无愧(关键是一直沿用到现在)。(潘仙雕像)
二、冼夫人(522-602)(谯国夫人、冼太夫人)。
冼夫人是现在广东茂名人,在梁(南朝)、陈(南朝)、隋朝时期,她是两广地区俚族的女首领、将军,嫁给高凉太守冯宝(北燕皇室人员),夫妻二人共同执政,隋朝时期,冼夫人率所辖区域归附隋朝,为国家和民族统一做出了卓越贡献。隋文帝封她为宋康郡夫人、谯国夫人,死后追封为“诚敬夫人”,历代王朝都对她进行追封,被誉为“岭南 *** ”。
*** 称她为“中国巾帼英雄之一人”。(冼夫人雕像)
三、冯盎(?-646).
冯盎是茂名高州人,冼夫人的孙子,他曾经平定两广地区的叛乱,获封高凉太守。曾经跟随隋炀帝 *** 辽东,担任左武卫大将军。隋朝灭亡后回到高州,聚众几万人,公元622年,归附唐朝,冯盎被任命为上柱国、高州总管、越国公、耿国公。(冯盎雕像)
四、高力士(684-762)(原名冯元一)。
高力士是茂名高州人,冼夫人的六世孙,自小入宫,深得武则天的喜欢。唐玄宗时期,协助唐玄宗消灭政敌韦皇后和太平公主,被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齐国公,类似于宰相的待遇了。
他一生对唐玄宗忠心耿耿,得知唐玄宗死后 *** 而死,被誉为“千古贤宦之一人”。(高力士雕像)
五、杨永泰(1880-1936)。
杨永泰是茂名高州人, *** 的首席智囊,国民政学系首领。1932年, *** 在第四次围剿红军时,杨永泰上 *** ,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大政策,安内就是指剿共了。并提出了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策略,得到 *** 的赏识,杨永泰被任命为剿匪司令部秘书长,在各县推行“保甲法”。1935年被任命为湖北省 *** ,兼任湖北保安司令,1936年10月25日被暗杀(国民内部刺杀)。 *** 铲除诸侯,逼走 *** 就是杨永泰的建议。
六、林云陔(1883-1948)。
茂名信宜人,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曾经出任 *** 大元帅府秘书、广州市市长、广东省 *** *** , *** 监察院审计部部长、审计长。七、丁颖(1888-1964).
丁颖茂名高州人,新中国中国农业科学院首任院长。农业科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稻作科学主要奠基人。
八、林励儒(1889~1977)。
茂名信宜人,著名的教育家,新中国建立后历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 副部长等职务。
九、陈沛(1898~1987)。
茂名茂南区人,黄埔军校之一期学员。参加了 *** ,在1939年任国民革命军37军军长,1940年授衔中将,参与指挥了与日寇的之一、第二、第三次长沙会战。1949年到 *** ,任职“ *** ”中将高级参议。
十、廖盖隆(1918~2001)
茂名信宜人,1938年赴延安,曾经任职新华社副总编辑、 *** 史研究室常务副主任,是著名的史专家。
十一、邓龙光(1896-1979)
保定军校第六期步科毕业,1936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广东四大抗日名将之一。1937年,任职83军军长的邓龙光率领该军参加了南京保卫战,并且率领154、156两个师顺利突围。抗日期间任职35集团军司令。
十二、朱也赤(1898~1928).
*** 之一任茂名 *** ,领导了著名的怀乡 *** ,被叛徒出卖牺牲。
十三、黄子平(1351-1424).
茂名电白人,明朝初年做到监察御史,以性格耿直著称,朱元璋称赞他为“真御史”。靖难之役时,李景隆曾兵败后舍弃粮草、兵丁逃跑,被黄子平知道后,向建文帝 *** 李景隆,他反而被排挤,李景隆照常做指挥官,于是称病引退,他看出了建文帝早晚要败亡。
此外还有杨一清、陈珪、凌十八、杨颐、张锦芳等茂名的名人,欢迎大家补充。
湖南韶山冲的传说?
韶山,人杰地灵;韶山,一个美丽的地方。传说,五千年前的舜帝时代,舜帝曾携娥皇、女英南巡,来到韶山冲,他们被这里仙苑般胜景吸引,奏起一支优美的乐曲,引来了凤凰起舞、百鸟来仪。这支乐曲就是韶乐,这个地方也因此而叫韶山。
韶山,人杰地灵;韶山,一个美丽的地方。传说,五千年前的舜帝时代,舜帝曾携娥皇、女英南巡,来到韶山冲,他们被这里仙苑般胜景吸引,奏起一支优美的乐曲,引来了凤凰起舞、百鸟来仪。这支乐曲就是韶乐,这个地方也因此而叫韶山。
韶山,依山傍水,环山围绕,青松郁郁,绿树葱笼。历来的风水家们都认为,韶山其脉,是由南岳衡山而来,“千里来龙,此处结穴”,这里也正是一代伟人 *** 出生的地方。
王安石是否堪当史上之一完人?
说到王安石,我们能够想到王安石变法,无论是对王安石的变法,还是此人的一些修养品格,本人是持肯定态度的。
有不同观点的朋友,也能够说说自己的看法。
对王安石的评价,从宋朝开始,就有肯定说、否定说和不完全肯定说,不同的观点,都有合理之处,我们应该兼听,都应该保持尊敬和包容的态度。
本人的观点是肯定的。
提问者的问题也很好,提问的朋友用疑问的方式说出这个问题,就是说王安石这个人是有一定争议的。
说王安石是“史上之一完人”有夸张的成分,本人比较喜欢梁启超对王安石的评价:“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
这句话是梁启超先生对王安石的高度评价。
要对王安石有一个细致而微的评价不容易,我们从几个小故事来说说王安石此人吧。
说到王安石,笔者是肯定王安石身上的改革精神的。他的改革精神也就是著名的“三不足”之论: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无论是封建社会,还是现实社会,这种改革进取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不能对大自然的灾害有所畏惧,不能盲目效仿前人的陈规,也不能对他人的流言蜚语而惧怕。
王安石身上就有这种不惧怕一切,要排除万难进行改革维新的精神,这一点,即便是在现在,也是值得肯定的。
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说:“(王安石的维改革思想),是人类思想反抗的文明成果,正是这些成果,使人类有了摆脱野蛮统治的可能和方向。”
以上这是笔者对王安石变法的肯定,对王安石的一些品格,笔者也是持肯定态度的。
王安石有一段时间出任知制诰,就在这段时间,王安石的正室吴氏给王安石找了一个小老婆,小老婆的遭遇很凄惨,是为了还丈夫的债 *** 卖身的。
王安石听了这个小妾的话后,不但帮她还钱,还让她和原来的丈夫团聚了。从这一点看,王安石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作为一个朝廷大员,王安石不是一个拘小节的人,根据苏洵的描述:“衣臣虏之衣,食犬惫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
作为一个堂堂的朝廷命官,作为一国宰相,他能够想到小人物的难处,能够不注意自己的仪表和饮食,这一点是非常难得的。
“历史之一完人”这样的评价,或许大家有质疑。但是梁启超先生的“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这样的评价很多人是同意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