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尊的风水_办公室摆放哪些东西旺运
中国尊的风水,办公室摆放哪些东西旺运?
根据香港易学风水名家李居明先生的风水实践,在办公室布置8种物品,便能起到助旺事业、催贵旺运的作用,这8种物品在港台的一些富豪家中都有,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8种物品究竟是什么?
青龙方挂旗
在青龙左手方挂国旗,有旗必旺,因此家中一定要挂有旗帜。但凡成功人士,办公桌青龙方一定有国旗助运,除此之外,他们的名片、海报也都常有旗的风水。
青龙方放鼓
战鼓擂,助声威。如果需要推广品牌,提升知名度,或是身处传播、媒体、公关行业,就一定需要鼓形物件来助阵。精致的鼓形工艺品、所有矮圆柱形的物件都可以象征鼓。能敲响的鼓建议放在座位左手方青龙位,如只是矮圆柱形的物件,则不拘方位摆放,右手方亦可。
青龙方放印
古代皇帝出巡,以“印”来辨别皇帝与庶民的分别,现代人在青龙方放一个印,自己的身份便可以厘定下来。小时候,当我们之一次见到自己的名字被刻在印上,会有多么开心,可见印的风水效应有多大。
收纳财钱的箱
男主人在西北方要放一个保险箱,定会发财;女性在西南方放首饰箱或者财箱,丈夫就会给太太钱,这些都是已被证实的风水效应。
龙型物品招财
家中的风水怎样才算好?在家中及附近有龙型,即S型的物体,便可增加家中水星的招财力,如果没有S型,更好在家里放一条龙的吉祥物,亦能起到招财的作用。
龟可化灾
贝壳或蚬型物,主女性荷尔蒙健康;龟主男性雄风阳气足,龟的背部有十二地支、十天干及二十四山图案,寓天地人三合,可化解一切灾难。
樽主声誉
一切酒樽、花樽均主“樽敬”,樽敬关系着一个人的声誉,如果能获得别人的樽敬,就不会有是非官非,对人的运程影响极大。切记酒樽不能倒置,家中红酒更好也没侧放,否则会引起别人对你的不好评价。旧鞋、旧地毯放家中,也都会引发人家对你的是非攻击。
每年要写对联
每年都要写上一幅对联贴在家中,一切的愿望写在对联上,便可以成功,万试万灵,不妨一试。一个穷困的家庭,想要发家致富,如果从来也没有写一幅对联挂在家中,那么他怎么会致富呢?如果我们对这八个峦头不重视或者不布置,那么你便与财富相距很远了。
说说你知道的中国文化常识有哪些呢?
七十七个中国文化常识(值得收藏)
1.【十二生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2.【十大名茶】
西湖龙井(浙江杭州西湖区)、碧螺春(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信阳毛尖(河南信阳车云山)、君山银针(湖南岳阳君山)、六安瓜片(安徽六安和金寨两县的齐云山)、黄山毛峰(安徽歙县黄山)、祁门红茶(安徽祁门县)、都匀毛尖(贵州都匀县)、铁观音(福建安溪县)、武夷岩茶(福建崇安县)
3.【四大名绣】
苏绣(苏州)、湘绣(湖南)、蜀绣(四川)、广绣(广东)
4.【四大名扇】
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
5.【四大名花】牡丹(河南洛阳)、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山茶(云南昆明)
6.【四大发明】造纸(东汉.蔡伦)、火药(唐朝.古代炼丹家)、印刷术(北宋.毕升)、指南针(北宋.发明者无记载)
7.【古代主要节日】
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吴子胥)
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
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
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
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
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
8.【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
9.【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10.【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11.【六子全书】《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
12.【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13.【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14.【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15.【饮中八仙】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16.【蜀之八仙】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
17.【扬州八怪】郑板桥、汪士慎、李鱓、黄慎、金农、高翔、李方鹰、罗聘
18.【北宋四大家】黄庭坚、欧阳修、苏轼、王安石
19.【唐宋古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0.【十三经】《易经》、《诗经》、《尚书》、《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
21.【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
22.【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23.【元代四大戏剧】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
24.【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
25.【五彩】青、黄、赤、白、黑
26.【五音】宫、商、角、徵、羽(读音为gōng shāng jué zhǐ yǔ)
27.【七宝】金、银、琉璃、珊瑚、砗磲、珍珠、玛瑙
28.【九宫】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
29.【七大艺术】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电影
30.【四大名瓷窑】河北的瓷州窑、浙江的龙泉窑、江西的景德镇窑、福建的德化窑
31.【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32.【六礼】冠、婚、丧、祭、乡饮酒、相见
33.【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34.【六义】赋、比、兴、风、雅、颂35.【八旗】镶黄、正黄、镶白、正白、镶红、正红、镶蓝、正蓝
36.【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谋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37.【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38.【三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
39.【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诸岭、骑田岭、大庾岭
40.【五岳】(中岳)河南嵩山、(东岳)山东泰山、(西岳)陕西华山、(南岳)湖南衡山、(北岳)山西恒山
41.【五湖】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
42.【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43.【四大名桥】广济桥、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
44.【四大名园】颐和园(北京)、避暑山庄(河北承德)、拙政园(江苏苏州)、留园(江苏苏州)
45.【四大名刹】灵岩寺(山东长清)、国清寺(浙江天台)玉泉寺(湖北江陵)、栖霞寺(江苏南京)
46.【四大名楼】岳阳楼(湖南岳阳)、黄鹤楼(湖北武汉)、滕王阁(江西南昌)、大观楼
47.【四大名亭】
醉翁亭(安徽滁县)、陶然亭(北京先农坛)、爱晚亭(湖南长沙)、湖心亭(杭州西湖)
48.【四大古镇】
景德镇(江西)、佛山镇(广东)、汉口镇(湖北)、朱仙镇(河南)
49.【四大碑林】
西安碑林(陕西西安)、孔庙碑林(山东曲阜)、地震碑林(四川西昌)、南门碑林( *** 高雄)
50.【四大名塔】
嵩岳寺塔(河南登封嵩岳寺)、飞虹塔( *** 广胜寺)、释迦塔(山西应县佛宫寺)、千寻塔(云南大理崇圣寺)
51.【四大石窟】
莫高窟(甘肃敦煌)、云岗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麦积山石窟(甘肃天水)
52.【四大书院】
白鹿洞书院(江西庐山)、岳麓书院(湖南长沙)、嵩阳书院(河南嵩山)、应天书院(河南商丘)
53.【四大佛教名山】
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四川峨眉山( *** 菩萨)、安徽九华山(地藏王菩萨)
54.【四大道教名山】
湖北武当山、江西 *** 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
55.【五行】
金、木、水、火、土
56.【八卦】
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沼)
57.【三皇】
伏羲、女娲、神农
58.【五帝】
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
59.【三教】
儒教、道教、佛教
60.【三清】
元始天尊(清微天玉清境)、灵宝天尊(禹余天上清境)、道德天尊(大赤天太清境)
61.【四御】
昊天金阙无上至尊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后皇大帝、承天效法土皇地祗
62.【八仙】
铁拐李、钟离权、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
63.【十八罗汉】
布袋罗汉、长眉罗汉、芭蕉罗汉、沉思罗汉、伏虎罗汉、过 *** 汉、欢喜罗汉、降龙罗汉、 *** 罗汉、举钵罗汉、开心罗汉、看门罗汉、骑象罗汉、探手罗汉、托塔罗汉、挖耳罗汉、笑狮罗汉、坐鹿罗汉
64.【十八层地狱】
[之一层]泥犁地狱、[第二层]刀山地狱、[第三层]沸沙地狱、[第四层]沸屎地狱、[第五层]黑身地狱、[第六层]火车地狱、[第七层]镬汤地狱、[第八层]铁床地狱、[第九层]盖山地狱、[第十层]寒冰地狱、[第十一层]剥皮地狱、[第十二层]畜生地狱、[第十三层]刀兵地狱、[第十四层]铁磨地狱、[第十五层]寒冰地狱、[第十六层]铁册地狱、[第十七层]蛆虫地狱、[第十八层]烊铜地狱
65.【五脏】
心、肝、脾、肺、肾
66.【六腑】
胃、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
67.【七情】
喜、怒、哀、乐、爱、恶、欲
68.【五常】
仁、义、礼、智、信
69.【五伦】
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
70.【三姑】
尼姑、道姑、卦姑
71.【六婆】
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
72.【九属】
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
73.【五谷】
稻、黍、稷、麦、菽
74.【中国八大菜系】
四川菜、湖南菜、山东菜、江苏菜、浙江菜、广东菜、福建菜、安徽菜
75.【五毒】
蝎子、蛇、蜘蛛、蜈蚣、蟾蜍
76.【配药七方】
大方、小方、缓方、急方、奇方、偶方、复方
77.【五种毒药】
石胆、丹砂、雄黄、矾石、慈石
杨筠松是哪里人?
杨筠松(公元834年4月20日——906年3月12日):俗称“杨救贫”;名益,字筠松(一字叔茂),唐代窦州(今广东茂名市信宜市镇隆镇八坊村)人,著名风水宗师。杨筠松为唐僖宗朝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为唐朝著名地理风水学家。杨公别号玄赤,因其以地理风水之术行于世,多使贫者以致富,故世多称其为“救贫先生”或“救贫仙人”,后人亦称其为“杨救贫”。著《疑龙经》、《撼龙经》、《一粒粟》、《天玉经》、《都天宝照经》、《天元乌兔经》等。唐代著名的堪舆大师;江西堪舆形法理论祖师。
筠松生于唐文宗大和八年;幼年即聪颖过人,学习诗书,一览无遗,十七岁登科及第。后为唐僖宗朝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广明中(880年),黄巢破京城,筠松离京(据传为携唐代宫庭珍藏风水学典藉)出走,先入昆仑山,后到虔州(江西赣州),以地理术行于世,民间称其为“救贫先生”。
筠松抛弃原风水学说中方位本身既有吉凶的信条,因地制宜,因形选择,观察来龙去脉,追求优美意境,特别看重分析地表、地势、地物、地气、土壤及方向,尽可能使宅基位于山灵水秀之处,逐渐演化发展,形成风水“形法理论”,“峦头之法”。后其法传之于曾文辿、刘江东、胡矮仙、李华等人。形法理论“肇于赣州杨筠松、曾文辿、赖大有、谢子逸辈,其说为主于形势,原其所起,即其所止,以定向位,专指龙穴砂水之相配”,故又名赣派风水。形成觅龙、察砂、观水、点穴等考察山水、踏勘地形的四个程式。
近、现代而至当代的风水学者,全部都是践行杨筠松的风水理论,故都尊他为中国堪舆祖师。
唐昭宗光化三年三月初九日,杨公病逝于虔州,终年67岁,葬于虔州于都寒信峡药口坝。
杨筠松传世著作有《疑龙经》、《撼龙经》、《立锥赋》、《黑囊经》、《三十六龙》、《青囊奥语》、《一粒粟》、《都天宝照经》、《天元乌兔经》、《葬法倒杖》、《天玉经·内传》、《天玉经·外编》等书。其著述广为后世风水家所推崇,大都被奉为经典,尊为圭臬!
在正史中,有关杨筠松的记载不多。据明朝嘉靖15 年(公元 1536 年)董天锡编撰的《赣州府志》记载:“窦州杨筠松,僖宗朝,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黄巢破京城,乃断发入昆仑山。过虔州,以地理术授曾文辿、刘江东。卒于虔,葬雩都药口坝”。在江西省兴国县三僚曾氏族谱中亦载有杨救贫的详细传略:“杨公仙师祖籍广东窦州府,父名淑贤,生三子,长曰筠翌,次曰筠殡,三曰筠松。杨公仙师名益,字筠松,号救贫,生于大唐中和甲寅三月初八戌时。幼习诗书,一览无遗,十七岁登科及第,官拜金紫光禄大夫之职,掌管琼林御库。至四十五岁,因黄巢之乱,志欲归隐山林,也一并将宫廷中所学之风水术带至民间,并四处以所学所得帮助他人。《宋史·艺文志》中倒载有杨救贫,但却不详其始末。惟术家相传以为筠松名益,窦州人。掌灵台地理,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广明中遇黄巢犯阙,窃禁中玉函秘术以逃,後往来於虔州。无稽之谈,盖不足信也。明李国木所撰的《地理大全》中,第七卷至十卷为杨筠松所著《撼龙经》、《疑龙经》、《葬法倒杖》等。
杨氏之风水理论,主要体现了人与自然和平相处的思想。在堪舆学理论上力主峦头形势为上,着重因地制宜、因龙择穴。杨公风水理论著作《撼龙经》、《疑龙经》、《青囊奥语》、《天玉经》、《玉尺经》等著作流传至今,给研究中国古代地理之学留下了大量详实的文字资料和实物遗产。其风水术承继了晋代郭璞“乘生气”的堪舆学精髓,着重龙、水、向三者的有机结合,在理气方面注重龙气和堂气的配合,以七十二龙乘龙气为核心,乘龙气者为吉,乘旺盛的龙气者为大吉,不能乘龙气者为凶, *** 龙气者为大凶。阴阳宅的吉凶,决定于对内能不能乘得旺盛的龙之生气,对外能不能合理接纳堂局之气。杨公风水术认为:龙气要配合阴、阳宅的“坐山”,而来去之水要配合阴阳宅的“朝向”,这也是杨公风水理论的主要法则。他在兴国县梅窖乡三僚村定居期间,著书立说,授徒传艺,建宅修墓,使地理堪舆文化流传于世,供后人学习研究。
杨救贫传承的风水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文化,同时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 。在风水的实践过程中,建筑是体现风水文化的重要载体,许多牌楼、桥梁、庙宇、宗祠、住宅及坟墓以及皇宫丘陵都烙有风水文化的痕迹。其后,堪舆学在赣南广为传播,杨筠松被尊称为中国风水术之祖师,杨公风水也就成了赣南客家文化举足轻重的一个组成部分;赣南也因此而成为中国堪舆学说的故乡和发源地之一。杨救贫的堪舆活动,使堪舆文化迅速传播,大量的建筑实践,使杨公风水在无意中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杨筠松在地理堪舆学上具有极其崇高的地位,可以和孟子在儒学上的地位相当,其所有的著作,均为地理风水上的必学经典著作,所以杨筠松也被后人尊称为杨公。杨筠松在赣州兴国县梅窖乡三僚村定居期间,在为当地民众堪定阴阳宅址,为人排忧解难,遍阅赣南的名山大川的同时,授徒传艺,使原来长期禁锢于皇宫密室的堪舆学广传民间,曾文辿、廖三传、廖金精、赖布衣、廖均卿、曾从政、廖文政等堪舆名流均是杨救贫的真传弟子,堪舆学在赣南广为传播,自成一家。赣南堪舆学派继承了杨救贫重形势、重龙脉的理论精髓,被称为“形势派”或“赣南派”,杨筠松被尊称为开山祖师。
(图片来源于 *** ,有侵则删)
什么建筑要坐南朝北?
所谓“坐南朝北”,一是中国传统的风水传统,二是南北向可以不当夕晒;风水著作上有中国各城市的更佳朝向。
中国古建筑为何多坐北朝南?
凡是到过中国或是对中国古建筑物有所研究的人士,都知道中国大部分的古建筑之坐向,皆是坐北朝南,也就是把正门开在南方,而不开在北方,那是为什么呢?
是否坐北朝南的屋宅,风水格特别好?或是这种坐向的屋宅,能让您发达?
其实,以上两种说法都不对,中国人之所以喜爱居住在坐北朝南的屋宅,主要的原因有二:
1.坐北朝南的房子,在以前称为正房,那是因为这种房子冬暖夏凉,光线充足,即使在冬天,阳光也一样能照射到房间的深处,令人有明亮温暖的感觉。只要一进屋,就会觉得很舒服。而且,这种坐向的屋宅,到了夏季,当太阳升到接近头顶的上空之时,屋内也受不到强烈日光的照射。除此之外,东南风也可以通过窗口与门户吹进屋里,让人感到凉爽舒适。故此,中国人都愿意住在北房,也就是坐北朝南的屋子。
2.在中国以前主要的外患,都是来自北方,在中国人的心理上,常存有要提防北方的心理,故这一种潜伏的,下意识的心理威胁,逐渐的对在北方开门,形成了一种心理的负担,中国人不愿意住一所坐南朝北的房屋,是有其原因的。而且,您若是把门开在“北”,一到冬天,您的正门便会受到北风的侵袭,故此,也是不开“北”门的另一个因素。
谈到这里,也许您会问,向阳的房屋都是朝南的吗?答案是:对中国大部分地区来说是这样的,而从世界的范围来看,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因为对不同的地区来讲,太阳在天空的方位是不一样的。若想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地球的公转讲起。
我们大家都知道地球围绕着太阳公转的时候,是斜着身子走的,就因为如此,当您从地球上观察太阳时,您会发觉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不断的改变,而您的位置却没有改变。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知道,不同的地区,受到太阳照射的日光强度也不同,故不是朝南的房屋,都是向阳的。
太阳的直射点,只有在赤道附近地区来回移动,最北只能到达北纬二十三度二十七分,那就是我们所谓的“北回归线”。而向南移动只能到达南纬二十三度二十七分,也就是所谓的“南回归线”。
“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太阳是不可能跑到头顶上来的。太阳总是挂在南边的天空。而中国绝大部分的领土都在北回归线以北,就因为如此,在中国,向阳的房屋,大部分都是朝南是对的。
在中国的广东、广西、云南等省的南部,就在北回归线以南。在夏至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附近地区的时候,太阳的光就会从北边的天空射下来。在这地区朝南的房屋,就不向阳了,而是朝北的房屋向阳。从世界的范围来讲:“向阳的房屋都是朝南”。这句话是错的,原因就在这里。
现代人之所以偏好坐北朝南之房屋,其实是来自上述的传统观念。
其实,屋子的坐向除了适应天气阳光之外,也利于村镇的整体规划,以及辨认方向。以前在山东阳谷县城北6公里处,有个小村庄叫做“ *** 村”。相传这是战国时期齐魏大战时,齐 *** 师孙膑为了要捉拿魏国大将庞绢,便把这村中的屋宅建造得十分怪异。
例如:街道斜曲、巷子混乱、无主要街道,亦无直胡同可走,街巷交叉处多呈“丁”字状,平行街道则头尾不齐,难以贯通。房屋宅院朝向不一,无固定方位,无规律可寻;村外道路也相应呈磨齿形,非东非西,非南非北,参差错落,难以辨认。
若沿着窄窄的街巷前进,总觉得方向随时在变,难辨东西南北,难以找到村内目标,也不易走出村外。当地人有民谣曰:进了 *** 阵,状元也难认。东西南北中,到处是胡同。好像把磨推,老路走到黑。据说,这村中的布局是按八卦方位设置的。
单位经常死人怎么回事?
单位经常死人一定要区分是正常死人还是非正常死人。如果该单位聘用的已退休的老人居多,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体质的弱化,人员会经常性的减员,是非常正常的,毕竟这是自然规律所然。
如果一个单位内经常有各个年龄段的人非正常去时世,或病或被侵害而死,则要好好查查危险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