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风水_武则天嫁给李世民12年没有身孕
长乐风水,武则天嫁给李世民12年没有身孕?
武则天十三岁的时候嫁给李世民,侍奉李世民十二年,却没能生下一男半女。
等到武则天成为李治的女人后,却以二十八岁“高龄”生下儿子李弘,之后连生数位子女,一共生育了四子二女,可谓多产。
为什么武则天年轻时没有给李世民生下孩子,反而年纪大了,却给李治生下那么多孩子呢?
两个人在一起,如果无法生孩子,要么是男人有问题,要么是女人有问题,要么是都有问题,那究竟是谁有问题呢?
我们先说武则天,她后来跟李治生下六个孩子,证明她身体是没问题的,那她是不是不愿意给李世民生孩子呢?
这件事要从武则天入宫前说起,她虽然是唐朝开国功臣武士彟的女儿,其母杨氏却是武士彟的继配夫人,只生下三个女儿,不受武士彟前妻所生的儿子们待见。
武士彟去世之后,武则天的哥哥及几个堂兄对她们进行霸凌,导致杨氏不得不离开家庭,带着三个女儿来到洛阳生活。
也就是说,武则天虽然出身还不错,却脱离了原本的家庭,沦为生活艰苦的没落贵族了。
637年,李世民巡幸洛阳,听说武士彟的一个女儿“容止美”,于是将其召入宫中,封为五品才人,这个人就是武则天,李世民为她赐名武媚。
入宫前,武则天曾因为要离开母亲而感到难过得哭泣,杨氏便安慰她说,“侍奉圣明的天子,岂知非福?”
武则天认为母亲说得有道理,就安心离开了家,来到了皇宫中。
从这个记载我们可以得知,武则天是很愿意入宫的,她对李世民并不反感,反而认为成为李世民这种圣明天子的女人,可能是一种福气。
并且,武则天嫁给李世民之后,想要在后宫长期立足并获得荣宠,就必须要生下皇子,我们很难相信她愿意嫁给李世民,却不愿意给李世民生孩子。
更何况,那时候武则天的家庭生活比较凄惨,她又是个很孝顺的人,为了改变现状,她也应该通过生孩子,来获得李世民的宠爱,不然她入宫干嘛,难道只图自己快活,不管家人死活吗?
退一万步讲,即便武则天不愿意给李世民生孩子,但她作为妃子,并没有选择的权力,一旦李世民临幸她,她如果怀孕了,就只能生下孩子。
总而言之,武则天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来说,都应该是没问题的,无法生下孩子,应该是李世民的问题,那李世民是不是身体有问题呢?
一种说法是,李世民早年南征北战时受了不少伤,留下了病根,因此他娶武则天的时候,已经失去生育能力了。
这个说法之所以流传,是因为有人认为李世民所有的孩子,都是在武则天入宫前生的,武则天入宫之后,李世民的妃子就再也没有生下孩子了。
李世民最小的一个孩子名叫李明,是李世民没有名分的妃子杨氏所生,杨氏当时的封号是巢刺王妃,她原本是李世民弟弟李元吉的妻子,贞观元年玄武门之变后被李世民强纳入宫。
历史上虽然没有记载李明的出生年月,但李世民倒数第二小的孩子李福出生于636年,因此李明的出生年份应该不早于636年,可能出生于637年,也就是武则天入宫这一年。
637年之后,李世民的妃子就再也没有给他生下过孩子了,因此有人以此作为证据,证明他失去了生育能力。
事实上,这个说法显然不能成立,我们姑且不说李明的真实出生年份,单从武则天入宫前几年李世民子女出生的数量来说,就能证明李世民的生育能力没问题。
634年,长孙皇后生下李世民最小的女儿新城公主;636年,李福出生。
再加上李福之后出生的李明,我们可以得知,在武则天入宫前三年时间里,李世民是有子女出生的,特别是武则天入宫前一年,李世民至少是有两个儿子出生的。
一个问题就出现了,武则天入宫前一年,李世民的生育能力还没有问题,难道武则天一入宫就有问题了?
再者说了,李世民娶武则天的时候,年纪不过三十八岁,远远还没到无法生育的年纪。
那些说李世民落下病根,导致他无法生育的人,其实是没有根据的,要知道李世民在称帝之后就没有再亲自上阵砍杀了,在一段时间里,他的身体应该是越来越好才对,怎么会突然病情发作导致他失去生育能力呢?
事实上,自李世民继位之后,他的嫔妃至少为他生下六个儿子及数位公主,这足以证明伤病给他的影响十分有限。
总而言之,我认为李世民娶了武则天之后,生育能力应该是没什么大问题的,那么问题究竟在哪里呢?
其实,武则天之所以没有生孩子,还在于李世民根本不愿意跟她生,也就是说李世民并不宠爱她。
这件事还要从武则天入宫的原因说起,史书说她是因为“容止美”,才被李世民纳为妃子的,真相恐怕不这么简单。
李世民的一后十五妃,大多都是他继位之前的妻妾,只有极少数人是他继位之后才入宫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李世民为了洗刷玄武门之变,以及强纳杨氏的污点,而刻意保持克制的,以此来营造自己明君的形象。
事实上,李世民自继位以来,在很多方面都严于律己,特别是在女色方面,他极少选妃,我们现在所知道的,他继位之后纳的妃子,就只有武则天和徐慧。
我们先说徐慧,她之所以能够入宫,是因为李世民听说她才学出众,落笔成文,就非常欣赏,这才决定将她纳为妃子的,也就是说两人是因为兴趣相投才走到一起的。
再说武则天,以李世民的克制程度,我们很难相信他是因为听说武则天“容止美”,就将武则天纳入后宫的,因为这样会给他烙上一个好色的标签,这也是他继位之后一直极力避免的。
真实情况其实是,李世民听说开国功臣武士彟的妻女流落洛阳,生活十分艰难,又听说武则天容貌举止还不错,这才将武则天纳为妃子。
也就是说,李世民纳武则天为妃,其实有照顾功臣后代的考虑,这一点从《资治通鉴》的记载中就能揣测一二:
十一月,辛卯,上幸怀州;丙午,还洛阳宫。故荆州都督武士彟女,年十四,上闻其美,召入后宫,为才人。
十一月,辛卯,上幸怀州;丙午,还洛阳宫。故荆州都督武士彟女,年十四,上闻其美,召入后宫,为才人。
李世民是先得知武则天是武士彟的女儿,后听说武则天“容止美”,这才决定纳武则天为妃的。
李世民是如何得知武则天的呢?
其实跟李世民的宠妃燕德妃有关,因为燕德妃的母亲与武则天的母亲是堂姐妹关系,燕德妃为了照顾武则天一家,这才向李世民推荐了武则天,李世民来到洛阳之后,向当地官员询问了武则天的情况,之后将武则天纳为妃子。
事实上,如果没有燕德妃的推荐,以及李世民出于照顾功臣后代的考虑,武则天不会仅仅因为“容止美”就被李世民纳为妃子,因为李世民要考虑这件事的影响。
再说武则天入宫之后,李世民的反应很奇怪,他给武则天赐名为武媚,按道理来说这是表达喜爱的一种 *** ,可现实却是,自那之后武则天就难得有机会见李世民。
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李世民给武则天赐名,也或许是他在表达自己对武则天的关怀,并不代表他一定宠爱武则天。
因为他不太宠爱武则天,所以他极少见武则天,武则天得不到临幸,自然就无法生孩子了。
史书上关于武则天成为李世民妃子之后的记载,几乎是没有的,可见这段历史确实没什么值得说道的。
试想,如果武则天是个受宠的妃子,史书上肯定会写上几笔,要知道就连巢刺王妃杨氏在后宫的生活都有些许记载,而武则天却没有,只能说她并不受宠,事迹乏善可陈,没什么值得记载的。
当然了,有人说武则天称帝之后曾说,曾说自己因为驯马一事而受到李世民称赞,以此证明自己很受宠,事实上她是在给自己脸上贴金,因为她驯 *** 手段十分残忍,极其不符合李世民的行事风格,李世民怎么可能欣赏她。
真实的历史可能是,武则天入宫之后,被李世民封为才人,享受一定的待遇,不但生活无忧,还可以补贴家用,这让李世民感到安心,也给了燕德妃面子,但他并不宠爱武则天,因此不怎么见武则天。
李世民不宠爱武则天,还可以从一件事得到印证,那就是在十二年时间里,武则天就一直在才人这个位置上待着,没有得到任何升迁!
要知道,哪怕是熬资历,武则天也应该升迁才对,正所谓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可见武则天非但不受宠,甚至因为某些原因,还不受李世民待见。
反观比武则天晚很多年才入宫的徐慧,她在短短数年时间就连升几级,从五品才人一路做到了正二品的充容,位列九嫔之一,只比皇后和四妃的级别低一点。
与徐慧相比,武则天能够说是完败,这就是受宠与不受宠的区别所在。
当然了,武则天之所以没有生下孩子,不能完全用李世民纳她为妃的动机,以及她入宫之后不受宠来解释,事实上还有其他原因。
可能跟女主武王的传言有关。
据记载,大约在武则天入宫前两三年,太白金星多次在白昼出现,李淳风当时预言,“女主昌”。
不久后,民间也就开始流传一个预言,“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
李世民对这两件事感到十分不高兴,他嘴上虽然说不信,但心里一直在打鼓,毕竟关乎到社稷存亡的事情,他不得不慎重。
这件事一直压在李世民心头,有一次他实在憋不住了,就将李淳风召来询问,李淳风暗示女主武氏就在皇宫之中。
李世民认为,后宫那么多嫔妃,总不能跟武字沾边的人,就都杀掉吧,这时李淳风又说,那个人三十年之后已经老了,或许心存善念,就没那么大危害了。
李世民听完这话,感到安心了许多,但他并没有放松警惕心,他知道武则天姓武,极或许就是传说中的女主。
李世民虽然没有杀掉武则天,但他也开始疏远武则天,还故意不临幸武则天,让武则天无法生孩子,毕竟武则天作为一个女流之辈,如果没有儿子的话,怎么可能取代大唐成为天下主宰。
一直到贞观二十二年,也就是李世民去世前一年,他无意间得知李君羡的小名(五娘子)、官职(左武卫将军)、封号(武连县公)、封地(武安县),都跟武字有关,最或许是传说中女主武氏,于是将其贬黜到外地,不久后又找了个借口将其杀掉了。
到这个时候,李世民才消除对武则天的猜忌,到他的生命也快走到尽头了,于是突然开始关心起武则天,他让武则天在自己生病的时候,与太子李治一起侍奉在侧,就是更好的证明。
李世民有自己喜欢的妃子,且工作十分繁忙,没什么时间搭理武则天。
武则天入宫的时候,长孙皇后已经去世了,那时候李世民的心情一直很低落,好在后宫之中还有不少妃子是他喜欢的,这让他感到十分安慰。
比如说韦贵妃,她虽然是个二婚女,但容貌出色,且性格温和,恭谦有加,还将儿子教育得非常好,因而受到李世民的宠爱,李世民一继位就封其为贵妃,直到李世民去世前都盛宠不衰。
还有燕德妃,一个德才俱佳的女子,深受李世民宠爱,是李世民身边不可或缺的人物。
当然了,才学出众的徐慧,在李世民的后宫属于稀缺物种,因此也被李世民所喜欢,李世民闲暇的日子里,总是少不了徐慧的身影。
除了以上三人之外,李明的母亲巢刺王妃杨氏,也是李世民十分宠爱的一个女人,李世民曾一度想要立其为皇后,由此可见一斑。
李世民最喜爱的女人,主要是以上四人,如果考虑到他是个十分勤政之人,我们有理由相信,有这四人的陪伴,李世民身边就很难容下其他女人了,因此武则天根本没有得宠的机会。
并且,由于长孙皇后去世了,她所生的小儿子李治只有九岁,小女儿新城公主更是只有两岁,都是需要李世民关心的,再加上李世民政务繁忙,牵扯了太多精力,因此他根本没有时间在武则天身上花太多心思。
举个例子来说吧,新城公主在很小的时候,李世民就开始亲自教她“飞白”,后来新城公主写得一手好字,可见李世民在她身上花费了不少心血。
还有李治,这个孩子从小就懦弱,李世民没少亲自教导他,时常将其带在身边。
当然了,在继承人培养这件事上,李世民也一直很头疼,他的大儿子太子李承乾不省心,另一个儿子李泰还觊觎皇位,进而引发了李承乾 *** 之事,让李世民伤透了心。
后来,李世民将十几岁的李治立为太子,为了培养李治的治国理政才能,李世民也没少花心思。
可见,李世民作为皇帝,既要处理国事,还要顾及到繁杂的家务事,真是忙得不可开交,那他哪里还有时间搭理武则天呢?
武则天之所以无法给李世民生孩子,归根到底不是她的问题,而是李世民压根不宠爱她,不愿意跟她生孩子。
也正是因为李世民不宠爱武则天,给了武则天接近李治的机会,两人在一起之后生下了好几个孩子,而女主武氏的故事,也在三十多年后成为了现实。
如果刘协有儿子是否可以继承下去?
当然可以,事实上“山阳公”一直传到汉献帝的玄孙手上才终结,历时九十年,几乎是曹魏政权(46年)和西晋政权(52年)的总和。
汉献帝刘协是一位传奇天子,当然这个“传奇”包含了太多的辛酸。我从历史大背景的角度,为您讲述一段汉献帝的传奇人生。
生命来得那么偶然
刘协是有名的昏君汉灵帝的次子,生母王美人。
不过说实话,汉灵帝有昏庸的一面,其实也有英明的一面,正是他的英明,历史上才有了一个叫刘协的人。
我们知道,东汉帝国有个怪圈,自从第五代皇帝汉安帝之后,所有的皇帝都绝嗣了,继承皇位的都是藩王。汉灵帝属于“返祖”,终于让汉家皇帝重新有了繁殖能力。
只有一个出现这种怪现象,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后宫女人之间的相互使绊子,二是豪族之间历代近亲结婚的恶果。
汉灵帝不懂现代医学,但对豪族架空皇权看得很清楚,所以他一直致力于干掉东汉帝国的毒瘤——豪门政治。
他的之一刀就砍在了外戚身上,窦太后一族被灭后,汉灵帝立刻着手“改造后宫”。在废掉东汉帝国最后一位豪门出身的宋皇后之后,汉灵帝热情拥抱“寒门妹子”。
于是屠户出身的何氏被立为皇后,同样是破落户出身的王荣成了他的美人。结果奇迹发生了,皇家老铁树开花了,何氏生长子刘辨,王美人生次子刘协。
莫名其妙当上了皇帝
就在汉灵帝庆祝自己“斗地主”完胜之际,一个可怕的现象让他惊出一身冷汗:杀猪匠何进(何皇后的哥哥)跟豪族之间眉来眼去,新豪门政治初现端倪。
辛辛苦苦“革命一辈子”,怎么能眼睁睁看着“一夜回到解放前”?汉灵帝便想着如何干掉“变节分子”何氏家族。
当然,何氏也不傻,他们玩了釜底抽薪——干掉刘协,让汉灵帝别无选择。
这场战斗很惨烈,刘协得到董太后的庇护总算活了下来,而王美人则死于之手。
汉灵帝奋斗了一辈子也没能如愿,临死前他奋力一搏,给宦官蹇硕留下遗诏:废掉刘辨,改立陈留王刘协为 *** 人。
此时何家已经长成参天大树,汉灵帝尚且无可奈何,蹇硕又怎么能做得到?结果蹇硕被杀,刘辨顺利即位,即汉少帝。
蹇硕死后本该尘埃落定了,可何进竟然在袁绍的撺掇下,作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决定——引进董卓,杀尽所有宦官。
这就是著名的“十常侍之乱”。
何进的引狼入室,导致何氏家族被董卓杀光,何太后和少帝刘辨先后被毒杀,刘协被扶立为皇帝,成了董卓手中的傀儡。
流浪皇帝很苦逼
当上皇帝不是刘协的幸福开始,而是苦难的开端。
“十常侍之乱”标志着东汉中央政权的崩塌, “董卓之乱”标志着天下大 *** 时期的到来,从刘协坐上皇位起,东汉帝国其实已经名存实亡了。
由于董卓遭到关东豪族的 *** ,他不得不迁都长安,试图依靠关中势力对抗关东豪族。可这家伙做得太绝,临走前将洛阳及周边搞成了一片焦土。
很可惜,董卓的根基在凉州,关中集团并不是他的真正核心,所以他最终被河东集团和关中集团出卖,被点了天灯。
失去领导核心的西凉军阀们 *** 为无数的小魔头,汉献帝刘协被他们轮番蹂躏,苦不堪言。于是在杨奉、董承等人的支持下逃出长安,企图回到关东豪族的怀抱中。
一年多的“长征”,汉献帝经历九死一生才逃到了洛阳,眼前的一幕让他更加绝望。但见洛阳遍地荒草,原来的皇宫早就成了废墟。
刘协惨到什么程度?随行的官员全体出动捉老鼠,掏鸟窝,挖野菜,四处寻找能填肚子的东西。即便如此,官员们被饿死数百人。
这哪是什么朝廷?活下去都是奢侈!
一个锦衣玉食长大的皇帝,又有谁经历过汉献帝这番痛苦的人生?
被曹 *** 玩弄得伤心欲绝
就在此时,有人向他伸出了热情的双手——曹 *** 。曹孟德在许昌把胸脯拍得砰砰作响:俺老曹要兴复汉室。
于是天真的刘协上当了,一脚踩进了曹 *** 的魔掌,从此再也没翻过来身,这一年他15岁。
不过说实话,以汉献帝当时的状况,他不接受曹 *** 的邀请又能怎样呢?当丐帮帮主去?
四年后的建安九年,发生“衣带诏”事件,有孕在身的董贵人及其父亲董承被曹 *** 杀害。同年刘协的一个儿子南阳王刘冯病逝。
建安十八年,曹 *** 将他的三个女儿嫁给刘协。也在那一年,伏皇后和她的两个儿子被曹 *** 杀害。
33岁的刘协眼睁睁地看着妻儿死在自己眼前,只能凄凉地说一句: “还不知道我自己的性命能延续到哪一天。”
玉玺换来平安万年
建安二十五年,曹 *** 病逝,曹丕继位。几个月后刘协 *** 禅位于曹丕,东汉帝国正式灭亡。
当曹丕派人来索取玉玺时,曹皇后(曹丕的妹妹)学王政君,一把将玉玺摔在地上,诅咒道: “老天不会保佑你们曹家。”
哈哈,不知道曹 *** 在地下做何感想,反正老天确实满足了他女儿的愿望,曹魏政权才46年就亡了,且曹氏的下场远比汉献帝还要悲惨。
在曹丕之前,历史上只有过一次权臣篡位,那就是王莽。
王莽改朝换代时对汉家子弟相当的优待,参照前例,曹丕也不敢造次。
他册封刘协为山阳公,食邑一万户,并允许他在山阳国行汉家礼,可以祭祀汉室祖先,可以行天子礼仪,可以不跪接诏书……
五代四任“山阳公”
脱下了龙袍的刘协也没了政治枷锁,他居然一口气又活了十四年,直到53岁寿终正寝,成为东汉帝国继光武帝刘秀之后,最长寿的一位皇帝。
刘协的这个“山阳公”能父子相传吗?能,事实上“山阳公”整整传了四任。
刘协死后,山阳公爵位由他的孙子刘康继承了。
刘康的父亲是谁,史书没有记载。有人认为是刘冯,这个应该不可能,因为刘冯去世时父亲刘协才19岁,刘冯太小,不可能有生育能力。
我个人认为有两种可能。
之一种,刘康是伏皇后和刘协的孙子。伏皇后和两个儿子遇害时汉献帝刘协33岁,他们俩的儿子们完全或许有了后代。也就是说,曹 *** 或许杀了伏皇后的儿子,却留下了她的孙子。
这种情况正好可以解释,刘协死后跨过儿子传位于孙子的原因。
第二种,刘康是曹皇后和刘协的孙子。曹皇后跟汉献帝一起生活了21年,这个时间跨度足可以有孙子了。
这种情况更符合当时的现状,只是史书并未交代曹皇后是否生育,我们只能猜测。
刘康当了51年的山阳公,亲眼目睹了曹家被司马家族百般蹂躏,并被篡夺了江山的惨状。
估计为了宣示曹家的非法性,司马家族得了天下后依然保留了刘康的山阳公。
刘康死后,他的儿子,即汉献帝刘协的曾孙刘瑾继任山阳公。刘瑾仅在位四年就去世了,其子刘秋继位。
第四任山阳公刘秋就是汉献帝的玄孙,他在位20年,因为被胡人杀害,而导致山阳国被废封。
原来,此时的西晋因为“八王之乱”,已经被搞得只有出气没有进气了。山阳封国位处黄河北岸的河内地区,那里成了以匈奴人为代表的胡人聚居地。
西晋王朝自身难保,哪里会顾及山阳国?所以刘秋自然成了胡人打秋风的对象。
刘秋死后仅仅八年,西晋帝国被匈奴人刘渊创建的汉赵政权所取代,历史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流落在日本的山阳公后人
有意思的是,刘协的后人还有一支东渡日本,成了今天日本二百多个种姓的先祖。
刘秋在位时,天下已经很混乱。刘秋的一个叫刘阿知的堂弟,带着山阳公家族男女2040人东渡日本以避祸。
当时的日本叫“倭奴国”,名字是光武帝刘秀赐的。所以应神天皇见到刘阿知跟见了亲爹似的,他赐刘阿知为“东汉使主”,刘氏子弟 *** 厚禄在那里生存繁衍下来。
今天日本的“阿知宫”,就是山阳公后人用来祭祀“阿知王”的圣地,历年来,总有山阳公的后人到中国来认祖归宗。
福州的房子哪里的升值空间大?
用几张图告诉你,哪里的房子最容易升值,福州现在都在开发大仓山,火车南站,长乐,三江口,马尾开发,打造一个滨海城市的榕城!
那福建有福的地方都有哪些呢?
我作为福建人,来简要说说福建最有福方面吧
福一:青山绿水
福建的地理特点是“依山傍海”,九成陆地面积为山地丘陵地带,被称为“八山一水一分田”。福建的森林覆盖率达65.95%,居全国之一。
福建的森林覆盖率为65.95%,居全国首位。拥有1.15亿亩的森林面积,每年吸收的二氧化碳超过了全省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一半,全国六大林区之一。有的已辟为自然保护区,如三明莘口格氏栲保护区、建瓯万木林保护区、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福建林区可分为中西部 *** 带常绿阔叶林区和东部 *** 带季风雨林区。
福建的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二位,海岸曲折,陆地海岸线长达3751.5千米。福建以侵蚀海岸为主,岛屿众多,岛屿星罗棋布,共有岛屿1500多个,海坛岛现为全省之一大岛。而且由于福建位于东海与南海的交通要冲,由海路可以到达南亚、西亚、东非,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的起点,也是海上商贸集散地,和中国其他地方不同,福建沿海的文明是海洋文明,而内地客家地区是农业文明。依山傍海的特点也造就了福建丰富的旅游资源;而且除了海坛岛、鼓浪屿、武夷山、泰宁、清源山、白水洋、太姥山等自然风光外,还有土楼、安平桥、三坊七巷等人文景色。
福二:区位优势
福建地处中国东南部、东海之滨,东隔 *** 海峡,与 *** 省相望,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北横贯武夷山脉与江西省交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连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与 *** 隔海相望,是中国 *** 关键的出海口,也是中国与世界交往的重要窗口和基地。全省陆域面积12.4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
福三:气候宜人
福建靠近北回归线,受季风环流和地形的影响,形成暖热湿润的 *** 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热量丰富,全省70%的区域≥10℃的积温在5000-7600℃之间,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7-21℃,平均降雨量1400-2000毫米,是中国雨量最丰富的省份之一,气候条件优越,适宜人类聚居以及多种作物生长。气候区域差异较大,闽东南沿海地区属南 *** 带气候,闽东北、闽北和闽西属中 *** 带气候,各气候带内水热条件的垂直分异也较明显。
福四:不缺水啊
福建水系密布,河流众多,河网密度达0.1公里/平方公里。全省河流除交溪(赛江)发源于浙江,汀江流入广东外,其余都发源于境内,并在本省入海,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有683条,其中流域面积在5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主要河流有闽江、九龙江、晋江、交溪、汀江5条。闽江为全省更大河流,全长577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75.78亿立方米,流域面积60992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一半。由于属山地性河流,河床比降较大,水力资源丰富,水力资源蕴藏量居华东地区首位。
风水风水,有风有水就是好地方,福建要风有风要水有水,乃福地
福五:海洋资源
陆地海岸线长达3752千米,居全国第二;海岸线曲折率1:7.01,居全国之一位。曲折的海岸线形成大小港湾125个,其中深水港湾22处,可建5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的天然良港东山湾、厦门湾、湄洲湾、兴化湾、罗源湾、三沙湾、沙埕港等7个,关键的海港有福州港、厦门港、泉州港等。沿海大于500平方米的岛屿1321个(其中有居民岛屿98个),居全国第二位,占全国的1/5。
最后:
1950年代起,由于地形多山并长期处于战备状态,福建发展步履艰难。但是21世纪以来,按照“加强出海通道,贯通区域线路,完善海西路网”的总体思路,将着力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
西安哪个地方更好玩?
西安古称长安、京兆,是陕西省省会,西安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都城,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和1100年多的建都史,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丝绸之路的起点。
西安地处中国陆地版图中心,是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通往西北和西南的门户城市与重要交通枢纽,西安北濒渭河,南依秦岭,八水环绕(渭、泾、沣、涝、潏、滈、浐、灞),自然景色优美!
一.兵马俑
秦始皇陵兵马俑,又称秦兵马俑,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5公里的下河村。风景名胜秦始皇兵马俑陵冢高76米,陵园布置仿秦都咸阳,分内外两城,内城周长2.5公里,外城周长6.3公里。
陵冢位于内城西南,坐西面东,放置棺椁和随葬器物的地方,为秦始皇陵建筑群的核心,兵马俑采用陶俑作为陪葬品,因而得名。陶俑以秦兵真人大小为模样,由工匠加工烧制,全部为手工劳动,没有使用模具,但有八种常用脸型再做细部修改,并以装配线方式组装起来。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陶俑容貌各异,体态各不相同。
推荐理由
秦始皇帝陵兵马俑博物院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当代最关键的考古发现之一。
开放时间
每年3月16日-11月14日早上08:30-17:30;每年11月15日-(次年)3月15日早上08:30-17:00
二.大雁塔北广场
大雁塔北广场北起雁塔路南端,南接大慈恩寺北外墙,东到广场东路,西到广场西路,东西宽480米,南北长350米,占地252亩,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
整个广场由水景喷泉、文化广场、园林景色、文化长廊和旅游商贸设施等组成。整个广场以大雁塔为中心轴三等分,中央为主景水道,左右两侧分置“唐诗园林区”、“法相花坛区”、“禅修林树区”等景色,广场南端设置“水景落瀑”、“主题水景”、“观景平台”等景色。
推荐理由
亚洲更大的喷泉广场和水景广场,拥有全世界最豪华的绿化无接触式卫生间,保持最清洁、世界上坐凳最多、世界最长的光带等多项纪录。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音乐喷泉表演时间:周一-周五:12:00、21:00(周二喷泉水舞设备例行检修,白天停开);
周六-周日:12:00、14:00、16:00、18:00、21:00;
冬季(11月-次年1月)喷泉表演晚间为20:30
三.西安古城墙
西安城墙景区位于西安市中心区,呈长方形,墙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总周长13.74公里。有城门四座: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西安城墙是在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完全围绕“防御”战略体系,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稳固如山,墙顶可以跑车和 *** 练。现存城墙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中世纪后期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西安城墙是在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完全围绕“防御”战略体系,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稳固如山,墙顶可以跑车和 *** 练。有城门四座: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呈长方形,墙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总周长13.74公里。早在明王朝建立前,当朱元璋攻克徽州后,一个名叫朱升的隐士便告诉他应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采纳了这些建议。当全国统一后,他便命令各府县普遍筑城。朱元璋以为“天下山川,唯秦中号为险固”。西安古城垣就是在这个建城的热潮中,由都督濮英主持,在唐皇城旧城基础上扩建起来的。明代扩建后的西安城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城墙每隔120米修敌台一座,突出在城墙之外,顶与城墙面平。这是专为射杀爬城的敌人设置的。敌台之间距离的一半,恰好在弓箭的有效射程之内,便于从侧面射杀攻城的敌人。城墙上共有敌台98座,上面都建有驻兵的敌楼。
推荐理由
西安古城墙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
开放时间
8:00-22:00,18:00之后只能下不能上
四.西安大唐芙蓉园
西安大唐芙蓉园是国家AAAA *** 旅游景区,全国首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是首个“五感”(即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主题公园,拥有全球更大户外香化工程以及全球更大的水景表演展示。
大唐芙蓉园利用各种表现形式来充分、自然地展示盛唐文化。既能领略到神圣恢弘的皇家文化,又可看到“百帝游曲江”那规模盛大的大唐仪仗队,更有杏园探花、雁塔题名、曲江流饮、入仕出相等主题活动。进入芙蓉园,每个建筑和各个景色都有着迷人的典故传说。
推荐理由
全国首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是首个“五感”(即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主题公园,拥有全球更大户外香化工程以及全球更大的水景表演展示。
开放时间
9:00-21:00
五.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一座新建的国家级现代化大型博物馆,属国家“七五”计划重点建设项目。位于西安市小寨东路与翠华路的交叉路口西北侧,馆区占地65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60000平方米。
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厅面积11600多平方米,展出文物精品2700多件,展线总长2300米。展厅跨度大,层位高,视野广阔,照明设备灵活多用,通风设施好,装饰古朴典雅,给人凝重、舒畅、清新之感。
推荐理由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中国之一座拥有现代化的设施的大型国家级博物馆,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
开放时间
每周二至周日开放,开馆期间,上午 *** 截止到午休时间,下午13:00以后继续 *** ;
冬季(11月15日-次年3月15日)9:00-17:30(16:00停止 *** ),夏季(3月16日-11月14日)8:30-18:00(16:30停止 *** );
周一全天闭馆整修(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