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阳宅风水_怎么读才能有更多的心得体会
图解阳宅风水,怎么读才能有更多的心得体会?
我仅以个人的阅读感受和学习经历谈一 *** 验,(仅仅针对初学者,各位大师权当我信口雌黄):
一、《周易译注》(上下)黄寿祺 张善文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严谨,细致的对易经进行概念和逻辑化的注解。
二、《易经杂说》 南怀瑾
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易经杂说》是一本十分难得的能够通俗易懂深入浅出阐述易经的入门教材。
对于南怀瑾的评价众说纷纭,有的说他借着国学的名义敛财,有的说他就是最后一位国学大师,我的个人体验是,这本书能够让我对学习易经不再畏惧,起到了启蒙作用。
这一点很重要,如果你刚想以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易学当中去,听到看到的都如天书般的高深莫测,相信很多人会打退堂鼓。
这本书的作用就是激励你,易经原来不是那么复杂。
三、 *** 淡江大学傅佩荣教授的教学视频。
相对于曾仕强教授,可能傅佩荣老师的教学可能更注重普及,而不是高深莫测的运用和深层次的解释。
这一点和《易经杂说》的作用一样,不会让你望而却步,虽然有的解释比较牵强或者略显教条,但是对于初学者,这种化繁为简的方式更容易接受。
易经是一个复杂而且逻辑严谨的庞杂 *** ,我也只是刚刚窥得一鳞半爪,希望和感兴趣的朋友一起学习,进步。
有人帮忙设计一下吗?
大家好,我是冰唐葫芦,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分享居家买房装房小幸福。
在寸土寸金的大城市,开发商为了利润更大程度,设计的户型往往不太尽人意。好在人们通常买到的手的房子是毛坯房,在后期装修设计时,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合理优化房子的功能布局。
题主的问题是,有人帮忙设计一下吗?这个户型怎么装修好?户型图如下
由上图可知,这是一套建筑面积约78平方米刚需普通住宅,2房2厅1卫2阳台户型,中户单面采光,原户型图没有标示朝向,下面笔者暂时以图示方向,即户型朝向为朝北来分析解答题主的问题。
对于题主的之一个问题,有人帮忙设计吗?头条平台有非常多的优质作者,他们热心专业,这个答案是肯定的。笔者作为头条的优质作者之一,非常乐意为题主设计这套房子。
下面笔者主要来分析回答题主的第二个问题——这个户型怎么装修好?
居家毛坯房装修,人们通常希望通过优化设计,提升空间利用率的同时,提升户型的居家舒适性。
对于房子怎么装修的问题,笔者认为主要包括装修设计、装修施工和后期软装购置搭配。装修设计是整个装修工程中最重要也是最首要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题主的问题也是首要需要解决户型设计的问题,故下面笔者从户型设计的角度来分析这个户型如何装修。
笔者热爱居家设计,一直以来的设计习惯是——户型改造前,首先要仔细分析原始户型的优缺点,以满足业主居家功能需求为前提,以提升居家舒适性为目标,尽量扬长避短,做到合理有效改造。
原始户型图如下
一,原始户型优点
🌷此户型四明有窗,采光尚可,各功能区方正,空间比较好利用。
🌷双阳台设计,主卧和客厅带6.6米的宽景阳台,采光优良。阳台面积超10平方米,休闲功能 *** ,空间宽敞舒适。
🌷厨房带 *** 的生活阳台,清洗晾晒方便实用。
二,原始户型的缺点
建筑面积78平方米的正规2房,如果户型设计合理,舒适度还是不错的。但是这套户型有比较多的缺点,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1、功能设计不合理。
干湿不分,动静不分,动线交叉,各功能区相互干扰。
2,户型通风差。 户型单向朝北,不通透,没有对流风,不通风。
3,户型整体不方正,空间实用性不够好。
4,空间尺寸设计不合理,餐厅离厨房距离远
此户型的空间尺寸来看,除去过道,餐厅 *** 功能区只有不到2平米的面积,能够说几乎没有餐厅空间。而次卧面积超10平米,还有超10平米的休闲阳台,相对不到2平米的餐厅而言,空间尺寸设计非常不合理。
5,空间利用不好,空间浪费特别明显。
(1)对于建筑面积只有78平米的刚需2房而言,超10平米的 *** 休闲阳台显得非常阔绰,空间利用率不好,面积浪费非常明显。
(2)过道较长,长度约7米,面积超8平方,过道空间浪费明显。
6,餐厅无自然采光。
户型单向朝北,开间9.8米,进深10米,餐厅位于户型的最南端,离客厅窗10米距离,餐厅几乎无自然采光,白天也需要开灯。
7,入户区设计不理想。
🥀户型为典型的中户,本身处于楼层过道中部,隐私性相对较差。
🥀内开门,占用室内空间,使用不方便,发生火灾时不便逃生。
🥀入户见餐厅,入户视线直接对穿客厅阳台,隐私性差且有穿堂风。鞋柜位置不明确,没有鞋柜位置。
优缺点小结
经过笔者冰唐葫芦的细致分析,笔者认为,此户型更大的优点就是双阳台,且带10平米的 *** 宽景休闲阳台。此户型的缺点较多,且前三项缺点为缺陷性缺点,不可逆,无法改造。
三,户型改造
针对此户型以上的优缺点,笔者经细致设计和比较后,为题主提供2套设计改造方案,供题主参考选择。
(一)户型改造重点
1,增大餐厅面积
2,合理利用两个阳台的面积,提升空间利用率
3,提升户型居住舒适性
(二)方案一
1,设计改造重点:
扩大餐厅面积和利用主卧外阳台空间
2,设计改造办法
🔑休闲阳台的西段并入主卧,设计成书房+休闲功能。
将主卧和客厅外宽景休闲阳台分成两段使用,并沿客厅西墙建轻质墙体隔断。同时拆除主卧出阳台的滑门及滑门两端的门垛,阳台的西段并入主卧。
主卧的阳台一端设计成书房空间,另外一端可布置一个1.2米的多功能沙发,平时用于休闲,亲朋好友开访,打开沙发床,即可解决来客睡眠需求。
🔑整合设计餐厅和入户区,扩大餐厅面积。
拆除原餐厅西墙,自原入户的东墙留开间2.8米后,新建餐厅西墙,并在西墙的偏南端预留0.35米的鞋柜位置后开次卧门洞,门洞宽度0.8米。
新建餐厅西墙后,自然围合次卧开间为3米,面积约9平米。餐厅区域空间为2.8米x2.6米,面积约7平米(含过道共用)。入户区的南墙自然形成鞋柜位置,可以定做一个约3平米的到顶鞋柜,可收纳约30双鞋子。
🔑客厅、厨房、卫生间等其他区域,只需微调优化即可。
客厅及客厅外阳台、生活阳台等布局基本按原始户型设计。厨房做L型橱柜,生活阳台布置清洗晾晒功能。卫生间干湿分区, *** 洗面盆,提升生活效率。
🔑设计安装新风 *** ,改善室内通风环境。
改造后平面布置图如下
3,【方案一】设计改造的结果
此方案改造办法简便,改造成本不高。
改造后此户型得到以下5大优化结果:
1️⃣户型功能更齐全,主卧新增书房功能和临时客房功能。各功能空间尺寸更合理,空间利用率有效得到提升。
2️⃣主卧空间宽敞,开间 3.1米进深5.2米,超15平米的主卧,大气舒适,采光优良。
主卧可布置1.8米大床+1.4米书桌+超7平米的通顶大衣柜+多功能沙发床。
3️⃣餐厅面积由2平米增大至7平米,用餐区空间虽显紧凑,但摆个1.2米的餐桌供4人用餐,还是基本舒适的。餐厅离厨房距离缩短约1.5米,更加方便。
4️⃣解决鞋柜位置,入户区3平米的 *** 鞋柜,可收纳超30双鞋子,能够满足常住4口人的鞋子收纳需求。
5️⃣约9平米的次卧,可摆放一个1.35米的床+约4平米的衣柜+约7平米的书柜或多功能柜+1.4米的书桌。空间利用率好,功能齐全,收纳充足。
经过改造,户型虽然得到极大的优化,但是还有一些缺点的。改造后的此方案餐厅仍然是无自然采光的,入户隐私问题也没有解决。
此户型经过【方案一】的改造,笔者认为,户型优化非常明显,户型功能设计更加齐全,功能布局及尺寸更加合理,空间利用率明显提升,户型的舒适度明显提升。
改造后,【方案一】平面布局设计参考图如下
(三)方案二
1,设计改造重点
1️⃣充分利用空间,实现2房改3房功能。
2️⃣餐厅北移,解决餐厅无自然采光问题
3️⃣ *** 玄关设计,解决户型隐私问题。
2,设计改造办法
🔑扩大原次卧面积,原次卧改为主卧。设计 *** 入户玄关区
取消原餐厅位置设计,拆除原次卧东墙,自原次卧西墙向东预留开间4.3米后新建东墙,并在北端开门洞。新建墙后,原次卧开间变为4.3米,面积近13平方米。把原次卧改为新主卧。
新建墙后,自然形成入户区,靠入户的西墙定制1.8米宽的通顶嵌入式鞋柜,鞋柜面积约5平米,可以收纳近50双鞋子。
在入户区鞋柜的南端,安装风水珠帘,作为入户区的隔断,提升户型隐私性。
🔑整合厨房和生活阳台,规划设计为餐厅+厨房。
取消原生活阳台,拆除原厨房和生活阳台之间的门和部分可拆墙体,联通厨房和生活阳台。
拆除原厨房西墙,拆除自西向东1.7米的北墙,如图新建厨房西墙且带开门门洞。
改造后,厨房进门 *** 墙布置冰箱,靠东墙布置3.4米的地柜吊柜后向北左转做L型的地柜。橱柜地柜为4.5米,除烟机位后吊柜2.5米, *** 作方便,收纳充足。
如客厅外阳台无下水,厨房地柜嵌入滚筒洗衣机。
🔑休闲阳台的西段并入原主卧,将原主卧一分为二,分隔成2个次卧。
将原主卧和客厅外宽景休闲阳台分成两段使用,并沿客厅西墙建轻质墙体隔断。同时拆除主卧出阳台的滑门及滑门两端的门垛,阳台的西段并入原主卧。原主卧开间为3.1米,进深为5.2米。
用轻质墙体将原主卧一分为二,分隔成2个同面积的次卧,每间次卧开间3.1米,进深2.6米,每间次卧面积近8平方米,空间尺寸合理够用。
注意分隔墙的东端预留1.4米宽的室内滑窗,便于次卧1的采光和通风。
这里也可以主卧设计同【方案一】,将次卧设计成1.35米上床/下衣帽间+1.35米下床+1.4米书桌的布局。这种次卧设计方案适合2个同性别的宝宝使用。
🔑连通客厅和客厅外休闲阳台。
拆除客厅与阳台之间的滑门和滑门两端的墙体。扩大空间视觉效果,提升空间利用率。
🔑卫生间做 *** 洗面盆,干湿分区。
🔑设计安装新风 *** ,改善室内通风环境。
3,【方案二】的改造结果
改造工程量大,但复杂程度并不高,改造成本较高。设计改造后得到如下优化结果:
1️⃣成功2房改3房,各功能空间尺寸合理,面积宽敞,舒适性较好。
2️⃣ *** 玄关,解决户型处于楼层中户的隐私性差的问题。近5平米的鞋柜,位置合理,收纳空间充足。
3️⃣成功解决餐厅无自然采光的问题,终于在白天也可以不开灯用餐了。成功解决餐厅离厨房远的问题,家人用餐将变得更加轻松自如。
4️⃣餐厅面积由原来的2平米成功变为近7平米(含共用通道面积),能够摆下1.6米x0.8米的餐台,满足一家6口人同时用餐。
5️⃣厨房面积近7平方米,空间宽敞,4.5米地柜+2.5米吊柜, *** 作方便,收纳空间充足。
6️⃣原主卧11平方米,新主卧13平方米,空间更加宽敞。主卧4.3米的开间,可轻松布置衣柜+1.8米床+2个头柜+0.8米的小妆台,还带休闲飘窗(飘窗改造后就是一双人小沙发), *** 的主卧空间,较原主卧私密性更强。主卧空间更大,功能更强,隐私性更好,舒适性较高。
7️⃣两个8平米的次卧。双次卧的功能,对于刚需家庭更为实用。
🌻二胎时代,两个宝宝都有独自的空间,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只有1个宝宝的家庭,多出的一个次卧,用作书房/客房/老人房/多功能房甚至是用作储物衣帽间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虽然只有78平米的小房子,但是改造成3房后,就算三代同堂,睡眠问题也不愁。
8️⃣卫生间干湿分区,使用方便,舒适度较好。
9️⃣客厅和阳台连通,空间视觉效果更好,更有利于采光通风。
🔟空间利用率达到极致
🌳过道面积由原来的超8平米,改造后除共用过道外,实际过道面积仅约2平米,过道空间利用率提升75%,基本达到极致。
🌳原休闲阳台超10平米,现休闲阳台仅为5平米,面积减半,功能不变,空间利用率提升50%。
经过【方案二】的改造后,此户型的可改造性缺点基本得到优化,但是改造后的方案也有新的缺点。此方案的缺点就是生活阳台被占用,休闲阳台需同时承担清洗晾晒功能,休闲阳台的舒适性降低。
此户型经过【方案二】的改造,笔者认为,除不可逆的三个缺点外,其余户型缺点基本全部优化。改造后,户型由2房变为空间尺寸非常合理的3房。成功设计 *** 玄关区,解决中户的隐私差问题。成功解决餐厅无光且离厨房距离远的问题。整体来看,户型功能设计更加齐全,各功能区布局及尺寸更加合理,空间利用率达到极致,户型的舒适度得到极大提升。
改造后,【方案二】平面布局参考图如下
四,改造注意事项
1,墙体的拆除,须参考土建图纸,经物业确认后,在有安全措施的前提下拆除。
2,新建墙体宜选用轻质、安全、隔音效果好的材料。
五,结论
以上两套方案,各有优缺点,但最后的改造结果都使原始户型得到非常大的优化,户型功能设计更圆满强大,户型的尺寸设计更合理,有效提升了空间利用率,提升了居家的舒适性。
两套方案,题主可根据自身居家需要和喜好,考虑选择。笔者建议,三口之家,可以考虑选择【方案一】。居家人口在4人以上,可以考虑选择【方案二】。
笔者更喜欢方案二,理由是【方案二】户型优化更极致,优点更多。对于刚需而言,3房比2房更实用。主卧空间宽敞、功能齐全、空间 *** 隐私性好、舒适性好。餐厅有自然光,用餐亦心情愉快。客餐厅及厨房更符合居家习惯,动线更为流畅,舒适度更好。入户区隐私性强,玄关 *** 。整体来说,【方案二】空间利用率非常高,舒适性较好。
最后再次呈现两套设计方案参考图如下
我是冰唐葫芦,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您。
本文图文原创,头条首发,喜欢我关注我😊
规律原理?
究竟什么是「道」呢?
我们就从每天都能看到的日出、日落,来认识什么是「道」。
太阳,每天早上,从东边升起,晚上,又在西边落下
这种会循环往复出现的现象,我们称之为「规律」,绝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规律」就是「道」。不但把「规律」看作是「道」,在「规律」基础上,认识的「原理」、「准则」也被认为是「道」,比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就该这样生活。
「规律」、「原理」、「准则」究竟是不是「道」呢?
我们需要从本博一直在说的「重叠结构世界」的角度来看。
1、图解「重叠结构世界」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重叠结构世界」,我们需要借助「电脑」的结构,见下图:
我们所感觉到的「现实世界」,就好比是电脑显示屏中的「影像」。太阳每天日出、日落,就在这个电脑显示屏中显现。在观察太阳运动的「我」,并不是在屏幕外观察,也是在这个显示屏中的「影像」里进行观察。
电脑显示屏中之所以会出现太阳的形象以及TA的运动,是因为显示屏连接着「电脑主机」,「电脑主机」里的「程序」,决定着太阳的形式以及太阳的运动方式。
在电脑显示屏中的「影像」里观察太阳起起落落的「我」,就和太阳一样,也是「电脑」内「程序」决定的,这个「我」并不是真正的我「吾」(为便于叙述,后文把真正的我称之为「吾」)。
见上图,「吾」不在电脑显示屏的「影像」中,而是与「电脑」一起,在「真实世界」中。
为什么我们都感觉不到「真实世界」呢?
这是因为,从「电脑」上,又连接出了一套「极度沉浸的虚拟现实(VR)」装备。「吾」穿戴上这套「极度沉浸的虚拟现实(VR)」装备以后,身上所有的感觉都被来自于「影像」里「我」的感觉所覆盖。
「吾」通过这套「极度沉浸的虚拟现实(VR)」装备看到的「影像」,变成了3D的现实世界。
这就好比,我们平时看的电影是二维平面的,带上3D眼睛以后,看到的电影画面就成三维立体的了。
在这样的结构中,「我」与「吾」的感觉、行为是完全同步的,全部都是「我」的感觉。
「吾」会产生一种很强烈错觉:认为电脑显示屏中的「影像」就是真实世界,认为「影像」里的「我」就是真正的自己。
「吾」观察太阳的运动,是「吾」通过「我」观察到的。
「我」与「吾」之间的这种关系,就是「重叠结构世界」。其实,就是虚拟现实电子游戏的关系。玩家身体在游戏之外的世界,而感受到的感觉都来自于游戏的虚拟现实场景的世界以及控制的游戏角色。
2、什么是「道」?什么是「规律」?
把「重叠结构世界」的关系理清了,我们就能来看什么是「规律」、「原理」、「准则」,什么是「道」了。
「道」就是「电脑」中的「程序」,「电脑」中产生的所有「影像」都由「程序」所决定。换言之,要真正认识「道」是什么,就必须直接去认识「程序」。
而「规律」是「吾」经由「我」对「影像」的观察,并根据「我」在「影像」中建立起来的经验,而得出的结论。
「规律」不等于「道」,只是对「道」在很低层次、很低层次上很有限的认识。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而不是「道,可道,非道」。「可道」是人以为的对「道」的认识,但是,这个认识所受到的局限实在太大,认识的层次实在太低,常不了,是「非常道」。
在「规律」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原理」、「准则」那就更不是「道」的本身了。
「真实世界」对于深度沉浸在「我」中的人来说,是不可知、无法知的。
「程序」只是「真实世界」中决定「影像」(现实世界)的部分,这部分在整个「真实世界」中只是极其微小、微小、微小的一部分。即使是这么微小的一部分「程序」,对于人类来说,都是无法直接认识的,更不要说整个「真实世界」本身了。
老子说「知不知,上」。
3、「人不可以为道」才能重新获得竞争优势
依然回到我们心智 *** 图。
我们人在之一套心智 *** 中,不可能认识到真正的「道」,能认识的,仅仅是基于已有经验的「规律」。
所谓的「人之为道」,就是人类把在之一套心智 *** 中所认识的「规律」当作「道」,并加以发展、推广。
「规律」本身就是对「道」的很低层次的认识,如果再加以发展、推广,这样的东西,本身就已经不是「道」了。
孔子说: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就是这个意思。孔子后面又说的「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都是在说明「人不可以为道」这个道理。
「人之为道」是会造成严重后果的,孔子儒学演变成了今天遭人黑的儒学,就是「人之为道」的结果。
现代社会所有的极端主义也是「人之为道」的后果。 *** 国的恐怖行径的背后,也有TA的「道」: *** 教义。但是,真正的 *** 教义,肯定不是这样的。之所以会表现出这样的令人恐怖的 *** ,就是「人之为道」的结果。
不仅是极端主义,现代社会都是在「人之为道」的祸害中发展的,金融大鳄索罗斯《反身理论》的假设前提就是「人之为道」。
当人的某种偏见当做正确(人之为道)的时候,整个 *** 就会向着某个崩溃的方向发展。
在索罗斯看来,好的制度在崩溃前,会出现另一种反身性的偏见,让 *** 避免本次崩溃, *** 在新的偏见引导下,向下一个崩溃方向发展。之后在崩溃前又会出现一个新的反身性偏见,如此循环往复。而坏的制度就是直接 *** 崩溃。
「人不可以为道」对于整体人类社会来说,没有现实意义。「人不可以为道」的前提,是人学会心智 *** 转换,能够用第二套心智 *** 去感应「道」、顺应「道」,现代社会并没有这个基础。现代人类社会也许更适合索罗斯「人之为道」的《反身理论》。
但是,「人不可以为道」对于个人来说,是很有意义的。一个人只要学会转换心智 *** ,就能感应「道」、顺应「道」,那么就能做到孔子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王阳明说的「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用现代的标准来看,孔子不是人生赢家,但是,换个角度看,绝对是个大赢家。而王阳明用现代标准看,绝对是个人生赢家,学会了心智 *** 转换,无论在官场、战场都战无不胜。
在今天这个,知识已经无法让人获得竞争优势的时代,学会转换心智 *** 才是让人获得竞争优势的新出路……
心智玩家:还原人类源头文化、揭秘重叠结构世界、体验心智 *** 转换
心智玩家:还原人类源头文化、揭秘重叠结构世界、体验心智 *** 转换
厕所挂开口葫芦怎么挂?
通常来说,卫生间门的葫芦是需要悬挂在门的正上方的,也要注意卫生间的葫芦悬挂的数量不宜过多,最多就只能悬挂三个,如果要达到比较好的除煞作用,那也可以在葫芦上面再串一串五帝钱,这样也是可以防止污气进入到客厅,对家里面的风水比较好,也能够保护家里里面人的健康。
大家也要注意是不能直接将葫芦放在卫生间里面的,一定要悬挂在门上面,如果直接放在卫生间,那也或许会对个人的运势产生不好的影响。
相当于今天的何种文凭人才?
从隋唐时候开始,封建王朝实行科举制,为各级官吏选拔人才。明朝时,逐步发展完善,达到鼎盛。1905年,清朝宣布废除科举制。这一制度在历史上存在了1300多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影响深远。
很多人认为,明清八股取士,束缚读书人的头脑,不利于培养真正的人才。虽然科举制存在着各种缺点,但不可否认,它是封建社会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
封建社会,文盲特别的多。看电视时,经常会出现一个镜头:一群人围着告示,然后再由一人大声的朗读出来。因为很多人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更不要说去读书了。
只有一些家境还不错的,才会让孩子去读书。毕竟,科举制经过长期发展,在人们头脑中已经形成“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概念。现代社会去学校念书,都是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级一级的读下来。
图1 古代科举考试图解
古代不是这样的。学生上学的地方称为私塾,一般在老师自己的家里、祠堂或者庙宇里面。当然,也有一些有钱有势的,会把老师请到家里教孩子。像《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老师贾雨村,就是到林府上班。
私塾,顾名思义,就是古 *** 的私人学校。我们知道现在私人办学, *** 管理比较严格,需要师资、教学面积等各种条件达标。但是古代,是不需要 *** 审查的。私塾的老师一般由科举落第的秀才或者童生担任。
学生入学年龄一般都是六七岁,开学时,学生们首先要对着孔子画像和老师磕头,行拜师礼。天地君亲师,老师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入学先进行启蒙教育,教材一般都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即所谓的“三百千”。
图2 三字经 古籍
启蒙教材全部掌握,接着就是正式学习了,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这时候,学生还没有参加 *** 组织的统一考试,一般被称为“文童”“生童”或者“儒童”。四书五经学习的差不多了,再去参加县试、府试,通过的称之为“童生”。别以童生都很年轻。五六十岁,头发花白的童生,大有人在。
考中童生后,再去参加院试,考中的才被称为生员,俗称秀才。院试是由各省主持的考试。
受一些戏曲、电视的影响,一提起秀才,很多人都感觉没本事,更是用穷秀才、酸秀才来揶揄。《武林外传》中,就有个吕秀才,说话文绉绉的。因为没有考 *** 名,经常成为大家嘲笑的对象。
图3 吕轻侯(吕秀才)电视剧《武林外传》中的人物,饰演者喻恩泰
秀才真的有那么不堪吗?如果放到今天,秀才大概是个什么学历呢?
因为秀才是由每个省选出,所以就有人认为,秀才大概相当于现在的普通本科生,也有人认为是重点本科生。还有种观点认为,清朝后期每年约录取2万名秀才,而全国约有40-50万秀才。每年录取的秀才约占人口的1/15000。目前,我国每年录取博士7.5万人约占人口的1/20000。有人认为,秀才相当于现在的博士。
虽然都是选拔人才的方式,古代的科举和现在的高考还是由很大的区别的。因为如果考中秀才,往往还伴随着一些政治权利。如秀才见到官员可以不用下跪,可以免役,不用交公粮,可以用奴婢,可以免刑等等。这些都是现在的高考生所不具备的。
图4 唐寅(1470年-1524年),即唐伯虎
考中秀才后,还不能做官。还要继续考,由各地的秀才,统一到各省城参加考试,称之为乡试。一般在秋季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考中的被称作举人,之一名被称作解元。解元最著名的人物就是唐伯虎了。
乡试每三年一次,全国每次录取的举人也就一千多人,每个省根据指标分配名额。文化落后的省份,录取50人左右。文化发达的地区,录取100人左右。这个成绩放到现在,大概都能上北大、清华了,此外,举人还可以享受国家补贴。
考中举人,就能做官了,但是一般都是一些县令、县丞的小官,相当于现在的副处级。很多人不甘心,还会继续往上考。如果以后想做大官,一看学历是举人,会影响仕途的。当然了,举人最后能当上大官的也有,更具代表的就是明朝的海瑞和清朝的曾国藩,但是比较少。
乡试结束之后,全国各地的举人,要去京城参加全国性的会试,一般在第二年的春天举行,又称为“春闱”。考中的被称为“贡士”,之一名成为会元。
图5 清代举人官职牌
会试结束之后,再由贡士参加殿试,由皇帝做主考官。殿试只用来排名次,能参加的贡士通常都能成为进士,不会再有落第的情况。
进士之一、二、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连续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取得之一名,被称之为:连中三元。这是所有读书人梦寐以求的理想,但是实 *** 太难了。整个明朝近三百年间,才两三人而已。
进士,被称为天子门生。大多数人,会留在京城获得官职,这属于中央 *** 的属官。而外放的进士,到地方也能做做县令或县丞。
虽然进士初授的官职并不高,但是有进士出身的身份,升迁相对容易。特别是进士中选入翰林院的,属于专门为皇帝服务的,升迁的机会更多。一些进士,在官场上经过几十年磨炼,最后做的好的,可以入阁拜相,稍微差点的,也可以成为朝廷大员。
图6 明代科举考试
有人说,进士的学历,相当于现在的博士生导师。但是,明清时候,全国进士每次录取大约三百人,也就是平均每年才录取一百人左右。而现在的博士生导师,就很多了。
据2017年11月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有院士800人,中国工程院共有院士882人,加在一起,共1682人。考虑到中国现在大约14亿人口,按照比例,进士估计相当于现在的两院院士了。
文:墨羽翩翩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